Dr. Chi-Hua Wang
@chihuawang
Dr. Chi-Hua Wang
@chihuawang

Interesting article. 值得重新思考 Social Media 對我的意義。
打動我花$300買入 Sublime lifetime membership的原因
Inspiration as a service真的是很令人著迷的新名詞
One lucrative way to use web video is product creation, as in using web video to create produc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ways you can do this, from screen recordings that demonstrate software to screen recordings that teach a particular topic to live videos that teach or demonstrate a topic to combinations of both.
Develop Book Writing Habits and Prolific Writing Tricks
用Video來產生內容
這的確是很好的策略
而我也有動機再去把Video的byproduct,
例如transcript, slides等等進一步開發
開發後又可以Video一次,形成飛輪
轉成講義,小書,書籍,課程
所以開始養成每天發Video特別重要
如何操作Atomic video?
最少3分鐘,然後拿逐字稿,
然候轉為電子報,用Substack做Documentation.
感覺是一個蠻不錯的工作流程
適合自己有很多話想一直講的主題
Kitsch is always a form of inverted Platonism, prizing imitation over archetype. And in every case, it’s related to an infl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as seen in the worst kind of kitsch: “classy” kitsch. Solemn, ornamental, grand. Ostentatiously, arrogantly announcing its divorce from authenticity.
Kitsch 媚俗,是一種更低階的藝術形式
【如何利用 Series 和 Episode 系統化打造你的專題寫作?】
很多碩博士生、專業工作者都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專業知識,但常常不知道如何有條理地傳遞給讀者。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專題寫作更具吸引力且條理分明,**Series(系列)和 Episode(單集)**是非常實用的框架。
以下是如何運用 Series 和 Episode 來 curate(策劃)你的專題內容的 3 個實用技巧:
▋ 1. 明確主題,打造「專題系列」 (Series)
專題寫作的核心是擁有一個清晰的主題,將你的內容分成多個子話題進行討論。例如:
• 如果你研究「機器學習」,可以設計一個 Series 叫做《初學者如何入門機器學習》。
• 如果你是寫「科學論文寫作」,你的 Series 可以是《如何從 0 到 1 完成學術論文》。
操
... See moreProlific Writing Tricks and Ideas I want to write about
Content Strategy
Art makes you rethink the act of perception itself.
感覺用那個一天八個三小時在管理事情跟經歷還蠻不錯用的 每次分成三個小時 然後醒著的每一塊三小時我都會設計做三件事情 那其實比如說如果這個時間區塊其實只剩下一個小時 那你也可以趕快列三件比較簡單的事情去做 然後如果接下來的三個小時你可以完整使用 那你也可以列一些比較困難 然後需要深入的事情去做 然後主要每三個小時去review一下自己剛剛時間怎麼花費 它其實可以帶給你一個比較具體的踏實感 知道說你的時間是怎麼被應用 然後也可以知道你精力還是你的思考精力投資在哪裡 然後具體拿到什麼結果 然後我用A4紙紀錄 然後再用盧曼的編號法則去組織這些紀錄 那其實就是很貼切的工作紀錄 而且都還蠻詳細的 然後我覺得這個之後如 果再重新看應該也會非常有用 尤其是在寫週報啊 還是寫日記之類的都可以看著這些想起來
Future Art Making favors taste over skill.